2024 中研院資訊所暑期實習心得
暑期實習申請
住宿
中研院有跟中華科大合作,有提供一些宿舍床位給所有中研院的暑期實習生,但因為床位有限,而且是每一個所的實習生都可以報名,所以基本上是僧多粥少,聽說有滿多人沒有搶到床位的。沒意外的話應該是表單先填先贏,所以我那時候還滿注意信箱有沒有中研院寄來的信。
今年男生宿舍有分成兩人房跟四人房,兩人房貴了一半左右,我沒去過四人房,但聽說頗糟糕的,房間空間很小而且有點擠。雙人房我是覺得還行,至少看的出來算是比較新的房間,而且空間大小也不錯,缺點就是每天都要爬樓梯到五樓(沒有電梯)。浴室都是房間外公用的,不管住幾人房或哪層樓都一樣糟,髒不是重點,重點是每個淋浴間都會有蟲,大蟲或小蟲就看運氣,洗澡前真的要檢查一下那間安不安全(尤其像我這種怕蟲的)。因為環境真的滿差的,所以每年都有人受不了提前退宿,只是我也沒地方可以住了,就硬著頭皮住了兩個月。
有人說中華科大是美食沙漠,這個說法有很大的誤解,那裡其實是食物沙漠,因為真的沒東西吃,最近的 7-11 要走十分鐘以上,一開始搬進去的時候,那間 7-11 還在整修,完全沒有東西吃,中華科大又在山上,走下去再爬上來很累,但不下去就沒東西吃。所以之後開始實習時,基本上都是先在中研院附近或是跑去南港車站附近吃飽再回宿舍。
交通
如果是從中華科大宿舍下去的話可以搭公車,等公車時間不一定,運氣好的時候可能 1 分鐘就有了,我還遇過一到站牌公車就剛好來的情況。但多數平均大概是 10~15 分鐘左右,運氣差的時候也等過 20 分鐘以上的,那個公車班表基本上不準,而且聽說那時候公車有被減班。有一次等太久受不了就騎 U-bike 下去,因為是下坡而且其實沒有很遠,所以大概 10~15 分鐘就到了,只是會比較累。
沒事的話我每個星期四結束都會回中壢,當天早上我就會先把要帶回家的東西全部一起帶去中研院,下班之後就可以直接搭公車去南港車站。中研院往南港車站的公車很多,只不過因為那時候是下班時間,所以塞車是難以避免的,尤其遇到下雨的時候更慘,有一次大概 10 分鐘的路程,整整花了 30 分鐘才到。接著就搭區間車從南港回中壢,有沒有位子要看運氣,沒位子的話就站一個小時。
如果喜歡是北北基桃人而且很常回家,或是喜歡沒事就在臺北附近到處跑的話,可以買 1200 月票,北北基桃火車、公車、捷運無限搭,可以體驗捷運閘門進去再出來的快感,而且想搭去哪就搭去哪,不用考慮需要花多少錢。但如果不是很常搭交通工具的話,買了也不會划算,因為捷運其實有折扣優惠,要真的搭很多才能超過那個金額。
食物
中研院裡面的餐廳可以去,但每到中午就會爆滿,所以我之後很常下午一點左右才吃飯,反正早上也沒多早起來,肚子也不會太快餓。雖然我都叫它餐廳,但它其實比較像美食街,我覺得除了自助餐那間之外,其他都還滿盤的,貴又沒有很好吃也吃不太飽。除了中研院餐廳,也可以走去外面找附近的店家,我沒有遇過特別好吃或難吃的,但選擇真的不多,確實是美食沙漠。中研市場算是滿推的,至少 CP 值算中偏高。
實驗室
我加的實驗室主要是在做研究資料管理的,第一個月實驗室老師們會幫我們上課,每週還要完成一些簡單的作業。因為實驗室除了有收資訊所的學生之外,還有另外收來自地理所的同學,而且大家上的東西是一樣的,所以上課和做作業的部分,資訊和地理相關的東西都會有。對我來說,缺點就是我對地理的東西真的沒什麼興趣,所以跟地理主題有關的那幾週我覺得滿無聊的;但優點就是可以因此認識地理領域的人,我認為我平時的生活圈幾乎不會出現文組領域的同學,但這次我認識了幾個文組科系的同學,而且發現他們的一些觀念、想法真的和理組科系的人有差,我覺得藉此接觸到不同的人算是開了眼界。
我們實驗室這次總共透過各種管道收了五個實習生,其中三個比較接近資訊背景(例如我),被安排在資訊所六樓的實驗室,另外兩個比較接近地理背景,被安排在資創中心的實驗室,所以平時除了上課或主動過去找人,兩邊應該是見不太到。不過感覺跟我一起在資訊所的另外兩個同學算是內向人,好巧不巧我也是,所以平常我們三個在實驗室幾乎不會講話,空氣安靜到有點可怕,感覺在那裡快憋出毛病來了。但我之後跟另外兩個在資創中心的同學也有變比較熟一點,以及一個老師請來的助教,我有幾次會跟他們出去吃飯,或是去他們實驗室找他們吃麥當勞,有一次還約晚上一起去酒吧喝酒。他們三個年紀都比我大一點,而且都算是偏向地理背景的,但跟他們相處起來我覺得滿放鬆的,讓我有點意外和驚喜,他們很大部分也算是充實了我的實習生活。
八月份主要就是在做專題,八月初所有課程結束時,老師會集合大家討論一下每個人的專題要做什麼,老師會先提供一些題目給我們選,或是要自己想也可以,不限個人實作或是小組實作。之後幾週就是做專題到實習結束,其實我一開始選的時候,有點搞不清楚每個題目在幹嘛,後來做的時候,感覺我的題目有點無聊,就開始自己亂加一些東西,說實話很快就做完了。下半個月主要就是在寫成果文件,然後準備最後的專題報告。
實驗室的老師和其感他成員人都很好,有問題都會幫我們解決。跟大部分的旅行一樣,前面會覺得怎麼時間過那麼慢,後面才發現怎麼要結束了,兩個月的實習就這樣沒了。我覺得我體驗到的實習生活也滿平淡的,沒有什麼特別誇張或特別驚豔的事,跟實驗室同學吃吃飯,然後偶爾去找也在臺北的高中同學,每天進實驗室然後回宿舍,無聊了就晚上選一個地方去晃晃,臺北真的很讚。雖然平淡但最後一天要離開的時候還是很捨不得,到資創中心跟那幾個同學說再見,經過兩個月的相處,真的有一種這次再見是真的不會再見的覺。
結語
很感謝在實驗室遇到的每一個老師和同學,這兩個月的時間我覺得很值得,比起每天在家耍廢,接觸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事物。但之後應該還是會想找找看一般科技公司的實習(如果能力允許的話),可能比較能精進自己的程式實力吧,而且我覺得中研院這裡來體驗過一次就差不多了,我也比較想要去多體驗看看不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