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暑期實習申請心得
前言
沒什麼技術含量,只是單純想要紀錄一下大二亂投實習的經歷。與其說是心得,感覺說是反思或反省比較準確,在整理資料和尋找要投哪間公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在大學混了快兩年,連點像樣的成就或技能都沒有。
履歷的部分我每間都幾乎用同一份,我只寫了一頁,除了基本的大學學歷,大部分篇幅都在寫做過的專題,總共 4 個專題之中有 3 個是大二上的課程作業,甚至另 1 個是高中去資訊之芽的時候做的成果,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履歷可以寫什麼,基本上也算是沒什麼經歷,能塞的就全部塞進去。
申請結果
- 無面試被拒 / 無聲:大概有 6~7 間
- 面試後被拒:宏正自動科技
- Offer:中研院資訊所
中研院資訊所
爬過很多網路上的文,滿多人都說中研院實習其實滿好上的(?),但我又不知道為什麼 Dcard 上很多掛台清交校名的同學說沒被錄取,還是其實那些不是本科系(?)。
秉持著不投白不投的理念,我還是在截止前幾天送出報名了。我覺得中研院實習比較特別的是,報名的時候會請你填指導教授的名字,然後教授的推薦信則是選填。但其實我從入學到現在,認識的教授根本沒幾個,不知道可以找誰幫忙寫。之後我就厚著臉皮去找那時候剛找到的專題教授,在確定專題教授之後,我的進度完全是 0,結果我找教授的第一件事就是問他能不能幫我寫推薦信。
幸好教授很爽快的答應了,我從網路找範本的時候,還在想這種唬爛吹捧成分偏高的推薦信真的有用嗎,我自己在擬草稿的時候,都寫到有點不好意思了。
今年大概有 40 個左右實驗室有開名額,可以填的志願則是無上限,所以我就把看起來沒興趣的實驗室刪掉之後,總共填了 27 個志願,反正多填不用錢。但其實光看實驗室主題和內容敘述,我還是沒辦法很明確的知道我喜歡哪些,看起來很好玩的也不一定到時候會喜歡,所以我除了前面幾個比較認真排之外,後面的志願基本上就是亂填亂塞。
雖然這實習申請理論上都是只有書審而已,但網路上滿多心得文都說如果有很想去的實驗室,可以先寄信給那個實驗室或老師,當作先打個招呼,順便表達一下你想加入的渴望與熱情。我原本還在想要不要有填進志願的每一個實驗室都寄一封,但我總共填太多了,全部都寄實在太累而且太白癡了,所以我最後只有寄給第一志願的實驗室,內容大概就講一下為什麼很想加入,然後補充一些履歷裡面沒有提到的細節。
報名截止之後沒幾天,就收到中研院寄來的線上面談通知,我寄信的第一志願實驗室老師想跟我聊一下,而且面談時間就是通知隔天,基本上根本沒時間準備(雖然說我也不知道可以準備什麼)。面談時間大概 30 分鐘左右,實驗室教授還有其他成員都有參加,主要都在問履歷上的專題,問一些細節,還有為什麼當初會選擇使用那些技術。雖然我覺得我講得還算合格(畢竟我做的東西本來就很簡單),但是我還是講到舌頭打結好幾次,而且唬爛功完全派不上用場。
但至少從這 30 分鐘中,確實可以更加認識這個實驗室在幹嘛,還有訓練自己應對的技巧(?)。大概過了兩週之後就收到錄取通知了,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一些身邊比我強的朋友沒有收到,去爬 Dcard 文之後發現好像錄取通知會分好幾輪寄送(?)
總而言之,我感覺提前寄信給有興趣的實驗室之後面談有加不少分,尤其是像我這種先前經歷很少,履歷都在灌水的,面談確實有助於老師更加認識我。
- 投遞履歷:Mar 13
- 詢問面試意願:Mar 19
- 面試(線上):Mar 20
- Offer Get:Mar 30
宏正自動科技
這個職缺是在 104 上面投的,投完沒過幾天就收到訊息可以約面試時間。偷看了一下其他人的應徵分析,發現幾乎沒有研究所學歷的來申請,甚至還有一些高中生,感覺這間比其他的有機會(?)
面試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跟 HR 一對一面試,時間大概 30 分鐘。一開始他就問有沒有對他們公司的產品有印象的,但我只有隨便滑過他們公司的臉書,哪會記得他們是做什麼的,強烈建議下次面試前先詳讀公司的產品清單。
面試大部分問的問題都跟我過去經歷和未來想做的事有關,有先問過去最印象深刻的專案經驗是什麼,我回答是視窗程式設計做的 Unity 之後,他又問一些專案的細節,像是如何分工、遇到的困難、花費的時間之類的。接著他也問了在實習中想要學的東西,以及我自己對未來的規劃、我打算怎麼加強我自認不足的部分,當然除了美化用詞之外,還用了一些唬爛技巧。
但其實 HR 問完之後,我才在思考其實我對於自己未來想做的東西其實也沒有太多想法,我只知道我對硬體沒興趣,所以想要往軟體發展,可是又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準備、只知道自己好像能力不太夠,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變強。說是想要學習一些課外的技巧、技術,但其實也不知道該怎麼起步,沒有規劃的結果就是裹足不前。
在第一次面試後大概將近兩週後,就收到感謝函了。因為在面試中沒有被問到太多關於技術性的問題,所以我不太確定是我在面試時的表現或回答不夠好,還是單純因為經歷不足。但雖然這次被刷掉了,我覺得我在這第一次正式接受企業公司的面試中還是學到很多,算是滿特別的一次經驗。
- 投遞履歷:Mar 6
- 詢問面試意願:Mar 8
- 第一次面試(線上):Apr 1
- 感謝函:Apr 12
後記
其實這次在投履歷的時候,完全沒有想過真的有機會被任何一間錄取,畢竟學歷似乎不太夠,經歷也很少,最後能被中研院錄取單純覺得賺到了。在這過程中,我也發現外商公司都很看重英文能力,我滿想在大三的時候的時候試試看的,雖然聽起來很癡人說夢,但畢竟投履歷不用錢。在之後應該會往英文、刷題、專題這三個部分去加強,不知道明年我的運氣還能像今年這麼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