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下回顧

修課心得

大三下修課心得

回憶點們

我的學費應該繳給 ChatGPT 和 Gemini 才對。

找實習

2025 實習申請心得

從寒假尾聲開始,又開始聽說誰誰誰開始找實習的傳聞了。還記得去年也是學期初的時候,開始亂投實習,結果只有一間公司給我面試,面完就發感謝信了。最後也是被中研院的老師撿起來,兩個月暑假實習很平淡但好像有有點有趣。

今年就跟去年不一樣了,因為沒意外的話,預計這學期結束就可以把畢業學分全部修完(可悲的英文抵免除外),所以一開始就打算找整年的實習,從今年暑假 7 月持續到明年 6 月,課的部分就不上了,反正上了三年也上膩了,只要每學期選一堂遠距 3 學分不會被退學就好。原本的計畫很美好啦,但真正的考驗是開始投履歷之後才開始。

2 月底左右開始投履歷,不管是有名的外商、沒聽過的外商或是台商,通通都是先投再說,很快就收到第一間公司的面談邀請,而且是還算有名的 HP,跟 HR 談完之後,其實我也心裡沒底到底講的好不好,過了很久都沒有消息,最後果然是收到感謝信。最後統計加起來投了 57 間公司,而且一間公司可能又會投好幾個職位,最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這樣到底有沒有意義。關於投履歷和面試的細節可以看 2025 實習申請心得

到了大概四月初的時候,發現投了一堆履歷都沒有結果,那時候其實每天壓力都有點大,畢竟大四去實習是很久之前就有的想法,如果最後沒有公司要我,我要怎麼辦?回成大每天上課嗎?還有一點是室友們已經在討論下個學年租屋處續租的事了,假如我成功找到北部的實習,要嘛在北部租房子,要嘛就是住家裡,現在的租屋處勢必要退租。但如果我沒有成功找到實習,而是繼續留在臺南的話,現在退租可能導致我沒地方住,我又不可能會去住學校宿舍。

那時候被這些事弄得很煩,回家吃飯的時候,我媽就問我,既然不能確保找到實習,還是要不要考慮先來申請個交換?原本確實曾經有考慮過交換這個議題,但因為規劃內就是希望大四以實習為主,所以自然而然就沒有再想了。不過當時的背景條件,可能找不到實習了,確實可以試試看申請交換,畢竟總比大四一整年都待在臺南耍廢好。因為那時候沒有兩年內的英文檢定成績,所以火速去報了一個多益,根本沒什麼讀就去考了,考完發現完蛋了大爆炸,但成績出來發現怎麼比學測完考得還高,順利過了門檻,但差了 5 分抵免學分真的幹。花了一個星期準備申請交換的資料,最後還真的申請上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就在我不抱太大期望的時候,有一個新竹的新創公司打電話給我說要發 Offer 給我,但其實那時候有點猶豫,主要是因為他主要做的內容是 QA Intern,但現階段我又不是很想做 QA,所以那時候就先回覆再考慮一下。過了幾天,收到 Garmin HR 打電話說想要給我 Offer,確認一下細節內容,以及之後可能會因為交換計畫影響的時程,最後決定就接受 Offer,結束這次有點艱難的找實習挑戰。

其實原本有一間在臺北的類新創(?)公司也滿有興趣的,但那時候實體面試大爆炸,也是那時候才真的發現,原來自己是真的挺爛的,很多資工基本的技能都沒有,然後就大言不慚地來說要來找實習,就像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為什麼 Garmin 的主管會錄取我一樣。

經典賽資格賽

經歷了去年 12 強冠軍,臺灣棒球熱度前所未有,顯然沒人想到臺灣會差點在經典賽資格賽被淘汰。還記得第一場打西班牙的時候,那天晚上在桌遊店玩桌遊,看著直播臉都垮下來了,邊玩桌遊邊罵髒話,兩年前經典賽對上巴拿馬的 PTSD 回來了,而且怎麼又是 5-12 啊?沒有要看衰臺灣的意思,但在這之前就覺得很多臺灣人把 12 強冠軍吹太高了,其中甚至有一堆平常沒在看棒球的人,是不是沒有搞清楚臺灣棒球真正的問題?說什麼要改國幣這種白癡的想法也能提出來,好像都不怕丟臉的欸。

第二場打南非終於恢復正常,9-1 贏了一場,結果過了一天夢又醒了,預賽最後一場打尼加拉瓜被 0-6 完封,看完整場真的不知道能說什麼,臺灣棒球不可能這麼爛吧?12 強冠軍連參加經典賽的資格都沒有,這不會太恥辱嗎?不知道為什麼這次的賽制是第二名和第三名還要再打一場,結果這奇葩賽制還真的把臺灣救起來了。

不知道哪來的自信,睡了一覺又突然覺得臺灣明明很有機會贏,附加賽當天買了披薩在租屋處看,果然王牌 All In 還是有點用的,進攻防守都顯得正常許多,還看到了色違版的「打到外野不如點到三壘」,最後 6-3 拿下,保住經典賽的資格。

又是武嶺

Feb 28

因為前一天真的太晚睡了,早上 11 點才起床,看了一下火車時間,決定搭下午一點左右的車去臺中。原本打算要搭客運的,但是看到永康那邊路況又是一片紅,最後還是放棄了,幸好自強號還有位子。抵達臺中車站的時候大概是下午三點,接著搭公車去市民廣場野餐,說是野餐但其實我們沒吃東西。買了報紙坐在地上玩牌聊天,順便看看別人的聯誼現場,可惜我沒看到他們自我介紹,不過他們玩的遊戲好像很好玩,我們在旁邊笑太爽,有一個男的還轉過來看我們。

到了下午五點左右,我們騎 Ubike 去一中街吃義大利麵,人潮確實滿多的,畢竟是連假第一天。之後我們再騎 Ubike 回到旅館,我覺得這間旅館整體還行,至少算是乾淨的,只是東缺西缺不知道是有什麼問題,毛巾只有兩條(還有兩條免洗毛巾)、房間沒有吹風機、插座有夠少只能共用,但房間確實挺大的。晚上先打了荒野 15 勝,雖然我們只有 5 勝,但印象中是比上次進步了,之後打了兩將神來也,我一直覺得那系統有問題。

因為隔天要早起,所以大概 12 點左右就睡了,但不知道是床太硬還是這根本就不是我的睡覺時間,翻了很久都睡不著,凌晨兩點還醒來一次,其實睡得滿差的。

Mar 1

早上六點左右起床、整理,之後我們先開車去麥當勞吃早餐。在麥當勞吃了豬肉滿福堡加蛋之後,我們先去附近的超市買泡麵和零食,之後就開車往埔里移動。因為這次是開車,所以可以走快速道路,體感上來說快了不少。

我們在車上猜歌、背高中同學的座號,之後我們一路開車直達合歡山和太魯閣國家公園邊界,在同一顆石頭又拍了一次照。接著我們繼續往上開,車子越來越多,尤其是清境農場附近超級塞。又開了一陣子,終於到了合歡山管理站,我們在餐飲區外面繼續玩牌,肚子餓了就吃泡麵和草莓蛋糕(品名:愛你真的莓辦法)。這次的天氣比上次好太多了,太陽大到會把脖子曬傷的那種程度。

之後我們就開車離開合歡山管理站,路過武嶺的時候又停下來拍照,順便出現在武嶺監視器裡。接著下山往清境農場的方向走,一路上車都很多,到了清境農場附近根本就沒有停車位可以停,下去又上來一趟,連個路邊的私人 200 元停車位也全滿,到底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跑來清境農場啊?到了清境農場的公有停車場前面,結果剛好有一臺車要走,我們就這麼剛好的有位置停了,甚至還是免費的。

其實我忘記我小時候有沒有來過清境農場了,也許有也許沒有,反正我是完全沒印象了。一進場我們先去看綿羊秀,基本上就是幾個工作人員在舞臺上跟綿羊玩給大家看,我覺得有點小失望啦,我原本以為會是一個跟羊咩咩近距離接觸的表演,結果因為人太多,我們又太晚到,擠在後面根本什麼都看不到。

綿羊秀結束之後,我們去了綿羊密度更高的區域,清境農場其實還滿多地方都能近距離接觸綿羊的,還可以買飼料餵牠們吃。只是怎麼會有人會去打綿羊屁股,還在綿羊面前跳帕拉梅拉。清境農場裡的櫻花也滿漂亮的,我們在櫻花樹旁邊拍照拍了 20 多分鐘,在農場裡繞來繞去,也看到樹和天空組成的三原色,這裡真的是一個很適合放鬆的地方。


之後大家走到都累了,下午五點左右開車離開清境農場,但因為時間有點尷尬,晚餐訂不到位,又得趕十點多的火車,所以最後決定吃上次去谷關下來吃過的火鍋店。開車回到停車場把 iRent 還了之後,走路走到大魯閣購物中心,發現火鍋店隔壁的韓式烤肉有位置,所以又臨時改吃韓式烤肉。

因為早上太早起了,整天食慾都沒有很好,所以基本上晚上吃烤肉吃到飽就是浪費錢,我們還被拆開坐兩桌,叫了一堆豬肉到最後都沒吃完。原本要搭自強號回臺南的,但因為我的帳號被停權一個月了,想說去現場再買,結果一查發現哇幹沒票了。身為站票討厭者的我,顯然不可能站兩個小時回臺南,所以就改去朝馬轉運站搭和欣客運,只能說和欣的座位真的頂,能舒舒服服坐著,為什麼要站在破自強上呢?

這次兩天一夜安排滿趕的,原本也想過要不要改成一日遊,因為 228 連假住宿真的很貴。但後來也不知道為什麼又約成兩天一夜了,雖然沒有像上次騎車上武嶺那麼瘋,但也是很好玩,期初才有這個機會可以出來玩。

AI 黑客松

Apr 25

早上是編譯系統期中考,中午考完先去吃個麥當勞,下午搭普悠瑪到臺北。先去路易莎坐著等晚上七點吃海底撈,總感覺這次來臺北沒有想像中開心,每個人都處在一個有點緊繃的狀態。原本希望可以複刻一年半前來臺北玩的組合,希望之後再來一次臺北複刻這陣容。吃了海底撈慶生,這次花了兩百多塊,小菜吃到飽是真的挺爽的。結束之後我們一行五人去西門玩桌遊,其實那時候已經有點累了,但人性本賤,總覺得來都來了,不好好玩一下對不起自己。

玩完桌遊大概已經是凌晨兩點了,原本計劃是隨便挑一間附近的 qtime 個人包廂住一個晚上,結果打電話去西門店說全部額滿,北車店、京站店、公館店、忠孝店…整個臺北的 qtime 全部額滿,沒有想過會有這種情況,最後只好去臺大宿舍借住一晚,躺下的時候已經差不多凌晨三點了。

Apr 26

隔天七點半起來,精神狀況極差,隱約感覺到不妙,接下來是兩天的黑客松欸。先從臺大宿舍搭公車到比賽酒店,就是市政府站附近最精華的那塊區域,上到五樓宴會廳,第一次見到我的隊友。其實現在想起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初會決定跟這些完全不認識的同學組隊,只因為他們一個是大學同學的高中同學,一個是大學同學的高中同學的大學同學。

之前大家有先開一次線上會討論一下要做什麼,雖然好像也只有大略的方向,早上大家按照構想開始工作,有人負責前端後端的技術,有人負責設計網頁介面和流程的部分,這下就比較尷尬了,我啥都幹不了,兩個交大的同學看我好像挺閒的,就問我要不要去研究一下 Amazon Polly 的部分,我當然也只能照做。

其實那東西挺簡單的,就是把 API 串一串,最麻煩的部分反而是去研究 AWS 服務要怎麼把這些東西的權限打開。做完之後我真的就是沒事幹了,而且那時候真的超累,我沒有想到會累到這種程度,眼睛快要閉起來,超級痛苦,但每個隊友都超認真在做事,完全不敢一個人睡下去。中午早早吃完飯,趁機趴下去睡一下,趴了快一個小時,看到隊友又繼續開工,只好醒來繼續裝忙,兩個交大同學的技術值跟我差距太大,我根本幫不了他們,設計的東西我也沒經驗,是個徹徹底底的廢物。

下午就一直反覆研究程式碼,我也不知道我還能幹嘛,交大的同學就問我要不要先幫他們看看後端的部分,研究一下他們寫的程式碼,之後再幫他們補齊一些功能。雖然我之前根本沒寫過類似的東西,但我還是只能答應,看著他們寫的程式碼,丟給 ChatGPT 講解一下,其實我還是沒搞很懂。

下午時間過的很快,到了六點主辦單位就要趕人了,我們走去附近的麵店吃晚餐,吃完之後再走去民宿,一進房間大家又開電腦開寫,我發現我不能幹嘛,就很厚臉皮跑去洗澡,洗完舒舒服服躺在床上抱著筆電裝忙。之後真的太累了,躺在床上處在一個半夢半醒的狀態,交大的同學問我能不能幫忙寫一個後端的 API,我看了看程式碼,雖然以前沒寫過,但感覺不會很難,問了 ChatGPT,很快就搞定了。

Apr 27

六點多大家陸陸續續起來,再把程式看了一下,八點多左右出門前往會場。一到會場坐下來我又超累,又是眼睛快要閉起來那種。發現自己又沒什麼事可以做了,開始在各個視窗之間來回跳動裝忙,其實我們的專案也做的差不多了,畢竟我們本來就不是以得獎為目標,14 隊只取第一名,想得獎還是洗洗睡吧。

到了中午吃飯時間,主辦單位發的便當跟前一天一模一樣,不懂為什麼就是不換個口味,而且那飯真的好難吃,為什麼位於信義區的頂級飯店會有這麼難吃的飯?下午在繳交作品檔案之前,突然發現專案要部署到網站上,但我們完全忘了這件事,交大資工的同學就開始極限操作,只花了半小時就搞定這個部分,在截止前的幾分鐘上傳上去,我們幾個就在旁邊看他弄,精神上支持他。

Demo 環節也出了點問題,我們時間沒有掌控好,所以報告的有點急促草率結束,雖然我覺得沒差,反正得獎機率微乎其微,玩的開心就好。最後想當然沒有得獎,另外兩組認識的成大同學也沒有得獎,想當初我們三組在去年梅竹都有上頒獎台,雖然人員組成不太一樣。這次全軍覆沒不會太意外啦,畢竟只取第一名,而且一堆組別感覺都有偷跑,跟我們上次一樣。

閉幕式拖了很久才結束,一堆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長官上台囉哩叭唆說了一堆,拖了將近一小時才結束。之後我們四個到附近吃飯,不知道市政府附近有什麼好吃的,突然想到之前臺大美食社社長有推薦一些市政府附近的貧民美食,特別去翻了去年的聊天紀錄,帶著他們走到那條巷子的半島牛肉麵,一進去才發現靠北貴,這算哪門子的貧民美食。

雖然真的貴,但不得不說還是有點水準,畢竟是冠軍牛肉麵,我們邊吃邊聊,這應該也是遇到這兩個交大隊友之後,第一次比較放鬆的聊天對話,換了 IG 聊了很多有的沒的,突然發現坐我旁邊的是實中科學班畢業的,有點嚇到但不意外,畢竟這兩天全部都靠他扛,實力差距讓我顯得完全沒用。

吃完之後發現客運時間有點緊迫,我們衝到捷運站往臺北車站移動,最後在發車前五分鐘趕到臺北轉運站。雖然這兩天像個廢物來臺北不知道幹嘛,但能見識和認識兩個很強的隊友還算值得,就當作是有點累的臺北三日遊。

高雄遊

May 10

原本的計畫是要中午吃蛋包飯,然後下午去安平玩,沒想到臺南竟然下大雨,早上六點多就被暴雨吵醒,忘記上一次臺南下雨是什麼時候了,至少這應該是這學期第一次。中午臺中三人來到臺南後,我們決定就近到育樂街吃元味屋。吃完之後,因為外面還是有點雨,不知道能去哪,結果我們五個就跑去育樂街麻將館,我是沒想到我會在臺南的下午一點半跑去打麻將。

打了快四小時後,我們就去臺南車站搭火車到高雄,自強號站票過去很快就到了。一到高雄,我們先去旅館放東西躺著休息一下,旅館就在美麗島站旁邊,可能因為前一天也沒睡好,所以那時候是有點累。晚餐找了很多間都沒有適合的,最後跑去美麗島站裡面吃咖哩飯。之後我們一行人會合打算去酒吧,一樣找了很多間才終於找到就在我們旅館樓下附近的酒吧。

可能是因為我們人有點多,這酒吧位子沒有很大,所以一開始覺得沒有很舒適,但坐久就習慣了。我們七個人點了七種不同的酒,我的那杯不知道為什麼特別浮誇,一開始還有火的特效。如果以價格來算的話,其實還算滿划算的,因為他是以桌計低消的。當然,酒好不好喝是其次,聊了什麼才是重點,聽了故事整個人都酒醒了。

因為之後真的太累了,我就一個人先跑回房間洗澡躺著,然後躺一躺就睡著了。

May 11

中午才離開旅館,其實睡得還不錯。雖然外面雨下很大,但我們還是走去了一間大骨麵店,走了將近 15 分鐘才到,而且一開始還沒位子,我們撐著雨傘在外面等了一會,進去被拆了三桌坐。我點了一個排骨麵和冬瓜茶,說實話我覺得還不錯,尤其是冬瓜茶夠甜。

之後我們搭捷運去桌遊店,號稱是可愛貓咪桌遊店,但其實只有一隻貓咪,而且是很會亂跑的貓咪,我們進去的時候門沒有關好,結果那隻貓咪就衝出去了,還好牠是跑到地下室,不然還真的不知道要去哪裡把牠抓回來。我們在桌遊店鬼混了一整個下午,玩了有點白痴的命名遊戲,還有有點神奇的 1~10 分級遊戲(?)。

晚上我們吃了附近的一間漢堡店,我覺得就是高級版的麥當勞,價格也比較高級,但沒有到很誇張。點了一個牛肉堡套餐,我們邊吃邊聊,聊到專題的時候壓力又來了,聊著聊著感覺每個人也都不容易啊。之後我們開始討論接著要去哪裡,選項有圖書館(?)或是麻將,雖然前一天才在臺南打過麻將,而且確實該讀點書安心一下,但想說都出來玩了,就繼續耍廢也沒有不行。

在我們的威逼利誘下,全部人又跑到附近的一間麻將館,其實原本也沒打算打太久,一直想說打完這一將就回旅館,沒想到最後北風北瘋狂連莊,那個運有夠可怕,最後到連六真的大家都受不了才屁胡斷掉,沒想到北風北打了一個小時,真的差點回不了家。

May 12

其實第三天也沒行程,睡到快 11 點,突然發現退房要來不及了才趕快起床去搭捷運,衝上火車有夠喘,中午 12 點抵達臺南,正式結束這次兩天的行程。

陽明汐止遊

May 23

中午上完編譯系統之後,直奔臺南轉運站搭客運,不知道為什麼原本的班次被取消了,改成前一班早 6 分鐘的班次,我猜是因為原本那班沒什麼人搭就合併了。一上車發現這次搭的是雙人座,比之前平常搭的還要豪華,這就是和欣客運的白金座艙嗎?椅子甚至有三種角度可以電動調整,還有小螢幕可以看電視,雖然說訊號有點差看一看就會卡住。

下午一點從臺南轉運站發車,我原本預期是大概下午五點半左右可以到臺北,結果竹科、湖口、中壢、林口都在塞,最後弄到六點才到臺北,下次白天還是別搭客運了。之後搭捷運到石牌,轉公車之後終於到陽明大學,爬了一小段山路到了活動中心,這時候裡面的授袍典禮已經快結束了。

之後我們一行 7 個人在他們受袍的背板前面拍照,到 8 點多才結束。因為肚子快餓死了,我們離開陽明之後先去石牌夜市吃東西,吃了滷肉飯和排骨湯,飯的部分普通,但湯確實不錯。之後我們就去好樂迪唱卡拉 ok,其實我有點忘記上次唱是什麼時候了,好像是之前那次颱風來的時候在臺南唱通宵的。

雖然這次只唱三個小時,但我覺得我唱的沒有很少,上次通宵夜唱好像唱更少。原本還有想要再加幾個小時的,但發現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會這麼貴,可能是星期五晚上的關係,一個人已經破 600 元了,我記得上次唱通宵也沒這麼貴啊。

May 24

隔天十點多起床,搭公車去南港車站,因為下雨的關係感覺滿狼狽的。我們在南港車站吃了丸龜,來到南港車站還是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去年暑假實習的時候動不動就會跑來南港車站。我們吃飽在書店逛了一下,之後去附近的一間貓咖,雖然它整間店只有一隻貓。我們一到門口就看到那隻貓,牠還帶我們走進去。因為差不多一開門我們就到了,所以進去的時候沒有其他客人,我們選了窗邊的位置,點完餐就開始玩那隻貓,不得不說那隻貓真的有點胖,看起來平常吃得不錯。


之後就把筆電拿出來做事,但其實就跟我平常去咖啡廳一樣,原本都是為了提升效率的,結果到最後只是換個地方耍廢而已。不得不說這間咖啡廳確實還不錯,可能是我自己的要求本來就沒有很高,價格在臺北應該也不算太貴。大概到了三點多之後就客滿了,後面陸陸續續還是有其他客人來,還真的有人願意登記候位。我們待到六點左右離開,回車站前因為行充沒電了,先去租了一顆行充應急,雖然充的有點慢,但價格不貴。

資訊專題展

Jun 12

下午先拿海報去系館貼,最近幾天都在下大雨,幸好下午雨不大,一直覺得拿著一卷海報騎車很麻煩,左剎車都按不到其實有點危險。其實貼海報是一件很快的事,就算隔天早上專題展前再貼也來得及,貼完之後就隨意看看其他同學的海報,心得就是感覺每一組都很強,要晉級決賽感覺挺危的。

Jun 13

半夜就聽到雨下的超級大,當時就決定隔天要帶衣服去換,早上起來果然看到正在下大雨,而且是暴雨等級那種。先穿著短袖、短褲和涼鞋騎機車到系館,全身都是濕的,那個雨打在身上甚至會有點痛。到了系館看到很多人在排隊等報到,把東西放著之後也去排隊,之後跑去廁所換衣服,帶衣服來換真的是極為明智的決定。

到了十點多之後專題展就開始了,因為我們是 E 組的第一組,所以很快就有老師來評分,殺的我一個措手不及。來評我們這組的老師大概有 4~5 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其中一個老師問了一堆我們聽不懂的問題,最後才發現他以為我們做的東西更厲害,所以我們無效溝通了將近 2 分鐘,到底是有什麼問題 ==

也有其他幾個參觀同學來看我們的海報,但我也沒有特別認真講解,畢竟分數也不是他們打的。這屆開始取消了人氣獎,雖然影響不大,我本來就覺得那是一個很搞笑的東西。

時間過得很快,後面老師評完分之後,其實也都只是在跟其他人聊天,是挺放鬆的。到了 12 點專題展結束,很快趙小姐就來我們這間教室宣布 E 組晉級下午決賽的組別,原本我是不抱太大希望,但聽到很多人好像很看好我們這組,又有點期待感覺有機會。聽到晉級的組別有我們的時候,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但現在依然不知道他們的評分原則到底是什麼。

去門口拿便當在原本的教室裡吃,我還跑到二樓去把電梯口的兩張椅子偷下來,說實話當時還是相當驕傲的,畢竟身邊晉級的人並沒有很多。很快把便當吃完之後就到 65405 準備,照組別順序進行報告,所以我們是倒數第二組。看著前面幾組報告,我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畢竟進決賽的總共有 12 組,能得獎的就有 8 組,如果這樣還沒得獎會讓我挺無言的,我只希望能拿個佳作就好,前三名什麼的就先算了,我也不要求太多。

在等待的過程是挺難熬的,看到別人做的東西好像都很厲害,讓我壓力更大了。終於輪到我們上台,按照分配好的,我和隊友一人講一半,基本上都講得挺順的,都做這麼久了,理論上不太會有什麼大意外才對。但到了問答環節就有點小緊張了,老師一句「你們做這個的用意是什麼?」就讓我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畢竟我們的成果確實離正式應用層面還有點遠。但這時候顯然不能緊張,我就麥克風拿起來從一開始做這主題的目的和未來目標開始講,沒想到老師好像也接受這個答案,就這麼過關了。值得一提的是,Jserv 也是其中一個評審,他也問了我們一個問題,我看他前面幾組根本沒問問題,雖然這也不代表什麼。

所有組別報告完之後,楊中平在前面宣布得獎的組別,我真的超怕我們連佳作都沒有,還好在第四組佳作的時候叫到我們,心裡如釋重負,不過還是面無表情站起來走到台上領獎,頒獎人剛好是 Jserv,照片看起來我們很強。其實每一組被叫到上台領獎都還滿冷靜的,不知道是大家不在乎還是真的都在裝冷靜。

整個環節結束也四點多了,這時候雨也停了,抱著開心的心情騎車回到租屋處。

生日 & 離開成大

從國小到大學,每一次生日就代表放暑假或是快要放暑假(就是期末考的意思)。這學期因為修了比較少課,所以這個期末其實還滿 chill 的,期末前幾週都很閒,直到最後幾天才開始認真讀書。因為這次的編譯系統分數送太多了,算一算發現只需要 40 幾分就可以總成績拿滿,所以其實後面讀書時間主要都擺在訊號與系統上,星期三考完訊號與系統之後,才開始看編譯系統,雖然說訊號與系統似乎也是考得滿爛的。

不知道哪裡有聽聞風聲說這次編譯系統期末考會出很難,原本想說反正我隨便考就好,反正就算期末 0 分最後還是有 A+,但一看到題目才發現完了,這下真的只有 A+ 了,考古基本上用處歸零,第一題要畫 LR(1),甚至只有 5 分,畫完一個小時都過去了,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對的。後面有些題目也很難,雖然不排除是我沒有認真讀書的關係,但看著考卷也不知道怎麼辦,開始瞎掰一些東西。考試快結束的時候,一個助教還走到我旁邊看我寫的,感覺他想說些什麼,但又不能說些什麼。

考完之後才知道,原來是不知道是誰在導聚的時候,跟自己的導師說這次編譯系統很水很簡單,還沒考期末就 90 分了。不知道是有什麼問題,這很值得跟導師炫耀嗎?那個導師聽完之後就跑去跟陳奇業告狀,所以陳奇業就叫助教期末考出難一點,結果就變成這樣了。中午我們跟學長吃飯,因為下午四點左右就要吃晚餐了,所以我只吃了一點,之後去吃冰也只挖了幾口。結束之後跑回租屋處整理一下東西,馬上又騎車到計網中心,來送蛋糕給學姊。結果因為風太大,聽說隊友騎一騎蛋糕就扁掉了,所以又去重買一個,到計網中心的時候,我吃晚餐都快遲到了。

我們送完蛋糕、跟學姊哈拉幾句之後,我又馬上騎車衝去月季吃晚餐,感覺整個下午都衝來衝去的。雖然小遲了 15 分鐘左右,但還是順利進到月季跟哲豪幫會合,因為有些人有事,所以晚餐環節只有五個人,而且我們還被拆開成兩桌。雖然午餐我幾乎沒什麼吃,但不知道為什麼食慾還是沒有很好,果然對我來說,吃到飽還是挺浪費錢的。

我們吃完之後就轉移到下個環節:桌遊店,我們一開始先玩那個什麼白癡命名遊戲,玩了兩輪之後開始阿瓦隆,不得不說我總感覺哲豪幫的調性很適合阿瓦隆,把梅林玩成莫甘娜,或是把平民玩成暴民,反正也分不出來誰在唬爛,那就一起唬爛就好,我們就是適合嘴砲遊戲。

玩到 10 點桌遊店打烊關門後,我們臨時新增一個宵夜環節,所以大家又到咕嚕叫吃東西,大家邊吃邊聊很開心,也結束了今年 21 歲的生日。明天把租屋處東西搬走之後,就要結束三年的臺南生活了。

TCSE2025

Jun 26

經過四天的花蓮遊之後,因為要後兩天要到高雄參加 TCSE 研討會,所以我直接從花蓮搭火車到高雄,住兩個晚上。也因為這樣,讓我在 8 天內達成環島不只一圈的人生成就,6/21 從臺南跟爸媽開車回中壢,6/23 從中壢搭火車到花蓮,6/26 從花蓮搭火車到高雄,6/28 再從高雄搭高鐵回中壢,四段加起來總距離粗估是 1118.4 公里左右,相當可怕的數字,重點是學校那邊還不讓我報去高雄的交通和住宿費,只補助我臺南到高雄的來回高鐵票錢,不說別的,到底有誰從臺南去高雄會搭高鐵?

也因為這樣,這兩個晚上在高雄都找最便宜的青旅來住,也是挺可憐的。晚上六點半左右從花蓮搭自強 3000 出發,將近 11 點左右才到高雄,只能說這段真的超累(而且超貴),椅子又很難坐,但車上的人確實挺少的,經過臺東那段的時候,看向窗外真的是一片黑,什麼都看不到,其實有一點可怕。

好不容易到了高雄之後,搭捷運到三多商圈站再走去青旅,因為太晚到了,所以之前就跟青旅講好用自助入住的方式。進房間趕緊先洗個澡,突然發現短袖少一件,原本我以為我算的剛剛好,第一天去花蓮甚至還是穿襯衫,不得已只好再穿另一件襯衫,白天起床再拿去洗。12 點左右洗好澡,當然是要到外面吃個宵夜,沒想到一出來,什麼店都沒有,沒想到這商圈晚上這麼沒落。在 Google 地圖上找了一間宵夜店,吃了一點東西,其實說實話還挺放鬆的,一個人晚上走在高雄的街頭,在不疾不徐吃點東西,確實挺 chill 的。

回到青旅,鑽進床位裡面很快就睡了,其實這裡的環境還算不錯,睡得也還算安穩。

Jun 27

中午 12 點多才離開青旅,在捷運站附近吃了個牛肉麵,不得不說確實不錯。之後就搭捷運去高師大,其實我們是隔天才要發表,但我想說閒著也是沒事幹,就過去勘查一下地形。結果我一到那邊就後悔了,沒想到那邊這麼熱,大廳連個冷氣都沒有,只好躲進教室裡面一邊聽別人發表一邊吹冷氣。待不到一個小時覺得有點無聊就離開了,先去星巴克買隔天要送老師的禮物,之後發現沒事幹就又回青旅。

下午在青旅打電腦做點事耍點廢,晚上先去 NET 買條便宜的皮帶,接著再去附近的拉麵店吃晚餐,一樣是走一個 chill 路線。經過拉麵店附近,突然想到去年來高雄玩的時候有經過這裡,還在附近的公園坐著聊天,沒想到時間過這麼快,一年的時間就不見了。晚上回到青旅繼續準備明天上台報告的簡報,弄一弄看起來沒問題就去睡覺了。

Jun 28

早上不到九點就退房離開了,不知道為什麼前一天床位突然有兩三隻蚊子飛進來,拿著手機手電筒抓了很久。照一樣的路線搭捷運去高師大,拖著行李真的很麻煩,而且天氣真的超熱。我大概九點半左右就到了,進到等等要報告的那間教室坐著等,一邊翻著大會手冊一邊偷看別人的論文寫得怎麼樣。前一個時段結束之後有一個中場休息環節,外面大廳擺了一些點心,我就去拿了一點吃,結果吃到一半被叫去先放簡報檔到電腦。

因為我們是倒數第二組,所以前面我就坐在下面聽別人講,我看幾乎所有組別都只有一個人上台,我們是因為隊友在成大有課來不及過來,所以才只有我一個人,不知道為什麼幾乎所以組別都只有一個人。看著其他組別報告,其實我心裡沒有到很緊張,可能就只有一點點吧,這次我的心態比較像是來玩、來體驗的,畢竟我也沒參加過這種什麼研討會。

輪到我上台之後,我就照原定計畫把該講的東西講一講,其實內容跟之前專題展差不多,只是把 LLaMA Vision 那部分拿掉而已。問答環節被問到的兩個問題都很簡單,我甚至覺得我答的比專題展還好,所以很順利就結束這次報告。拿了報告證明之後,我就去大廳門口領便當,跑進一間教室坐著吃,整個過程都是拖著我的行李的,所以其實挺麻煩的。看著其他我不認識的人也是在這邊吃便當邊跟其他人聊天,我就有點好奇他們是本來就認識,還是真的是參加這個研討會之後認識的?如果是後者也太厲害了吧,來這邊坐兩天然後報告一下,就能跟別人混這麼熟。

吃完便當之後就可以閃人啦,嚴格來說報告完就可以回家了,但畢竟來都來了,有免費的漢來大飯店晚宴還是得蹭一下,畢竟價值也是有 1200 臺幣,要把我的交通費賺一點回來。但因為整個下午我都沒事做,我又不想待在高師大繼續聽其他人演講,所以我決定先去漢來大飯店放我的行李們,不然一直拖來拖去還是很累。中午是大太陽天氣,我光是從高師大移動到漢來大飯店就快熱死了。

放完行李之後,我去附近大立百貨公司的路易莎坐著打發時間,一待就是快四小時,畢竟我也沒有其他地方能去。之後聽說大部隊從高師大準備搭接駁車到漢來大飯店了,所以我就東西收一收,又走回去漢來大飯店,途中還被一間什麼健康公司推銷,被帶到他們店裡做什麼健康檢測。

到了飯店之後,跟著大家一起到宴會廳,雖然之前早就有預料到,不過看到宴會廳裡面是一桌一桌的形式,社恐又發作了,不是很想跟不認識的人坐在一起,但這也沒辦法。所以我們兩個選了一桌看起來比較多學生的桌坐下,沒過多久晚宴就開始了,在經過有點意義不明的開場之後,很快就開始頒獎環節,其實看了去年學長那組的狀況之後,我心裡一直覺得我們得獎機率挺高的,聽到優秀展示論文兩組沒有我們之後,心理緊張了一下,不過還是認為接下來一定會喊到我們。果不其然,第一組最佳展示論文就叫到我們,我猜肯定是那三個字的功勞,上台頒獎的時候是真的挺開心的,下來也跟老師開心地聊了一下,順便把星巴克禮盒送他。

回到位子後,坐我們兩個旁邊的老師也跟我們說恭喜,之後才知道他是中正大學資工系的教授,我們也趁機跟他聊了很多,他人看起來滿好的,我們也是邊吃東西邊聊得很開心。大概到晚上八點多之後,活動差不多要結束了,沒想到大會主席到現在才致詞,只能說這個安排挺讚的,知道大家沒吃東西根本沒心思聽台上的人講一堆有的沒的。

我們結束前跟老師再到外面拍了合照,雖然這次參加的研討會不是什麼頂級研討會,但這次經驗讓我真的滿開心的,一來是學期末之後壓力基本上都釋放了,這次就是用一個來玩的心態來參加,還又拿了一個獎,再來就是這也代表一年的專題正式結束了,說實話專題這東西在學期間還是給我滿大壓力的,雖然說到底還是我不夠強。

在歡快的心情中結束這次的研討會,對我來說是個很酷的體驗,離開漢來大飯店走到捷運站,到左營搭高鐵回中壢,結束這又累又好玩的六天環島行,這也代表這三年的大學生活暫時告一段落了,休息幾天,接著就是新的實習生活了。

碎碎念

有沒有可能人其實沒變

上學期回顧文說到「人會變,而且變很快」,沒想到這學期就有不同的體悟:會不會其實人沒變,只是我不夠了解他而已?身邊的人確實來來去去,以為我跟誰很熟、很要好,到頭來發現好像不是每個人都這麼需要別人,開始感嘆「唉果然人會變」,等等,會不會人其實沒變,他一直都是這樣的人,只是在生活中我根據我的期待,認為他「應該」是這樣的人,但其實不然。

好啦可能在別人眼中也有差不多的現象,想出來的解法就是繼續愛自己,不要被他人輕易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心情,相信自己專屬於自己的樣子,這聽起來很沒用很制式,但搞不好事實真的如此。

人生苦短

之前看到一部電影解說,大概就是在說有人天生就能看到一個人背後的數字,那個數字代表還能再見到這個人幾次,也因為這樣,主角看淡了生死離合,再熱情的道別,在數字 1 面前都顯得可笑。我會開始想像,如果我也有這種能力,那麼我身邊這些人的數字會是多少?我是不是真的有在珍惜身邊的人?很遺憾,現階段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

除此之外,我是不是有在珍惜自己的生活?有人說人生的中點其實是 25 歲,因為過了這個年紀,生活的很多事物都會被定型,接下來的時間會過得非常快。我一直在思考「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其實是正確的觀念,好像確實有很多東西,過了現在就沒有機會再得到了。所以我覺得我才會常常有一些天真的幻想,很多時候用「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來說服自己。

不知不覺,大學生活嚴格上來說可以算是結束了,真的好不想長大。國小時懷念不用上學的自己,國中時懷念國小不用讀書的自己,高中時懷念國中無憂無慮的自己,大學時懷念高中生活的自己,現在大學也要結束了,大概再過不久,又要開始懷念大學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