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上回顧

修課心得

大三上修課心得

回憶點們

整個學期都在躺分,什麼都能躺,我的學費應該繳給同學才對。

陽明山

開學前就是要到處跑,中午從家裡出發前往臺大,第一站是去看 Patrick 做蛋糕,雖然我看不太懂,但看起來是挺牛逼的。之後我們在臺大校園晃了一下,發現處處充滿著青春快活的空氣,我有點忘記當初我入學的時候有這麼開心嗎?

之後我先去青旅躺著休息一下,大概到了晚上七點多,從青旅出發前往臺北車站,在北車隨便吃點東西之後,搭捷運到劍潭全員集合,一行五人先去附近找 iRent,之後開車去七星山步道,到了那邊之後一片黑漆漆,只能一邊拿手機手電筒一邊前進,我們爬上停車場旁邊的一個步道,我一開始沒想過需要爬那麼久,爬到一半很想放棄,在不知道聽到幾次「快到了」之後,終於到了一個可以看夜景的平台。

我們五個人坐在平台上聊了滿久的,這就是傳說中的星空夜語環節。上面的風景還不錯,只可惜距離有一點遠,沒有給我太壯觀的感覺。天空上的星星忽有忽無,有幾次雲層飄走的時候,星星點綴夜空還滿好看的。下山花的時間比較少也比較沒那麼累,好不容易回到車上,眼睛都快閉起來了。

之後我們開車去萬華的一間麻將館,雖然是滿便宜的,但整體環境我還是比較喜歡中原那間。那時候真的好累,我只記得牌運超差,怎麼摸就怎麼不順,混一色中洞還被槓掉。雖然買了四個小時,但因為我們要看日出,所以提前一個小時離開,開車去基隆潮境公園。到那邊的時候已經準備要日出了,朝陽從雲層縫隙灑出來的光線超漂亮,旁邊的雲被光線照出一種又神秘又有活力的感覺,不睡覺衝這一趟在這瞬間都值得了。

之後我們搭公車回臺北市區,五個人裡面好像只有我還沒開學,回青旅把東西收一收之後就搭火車衝回中壢,發現我好像根本沒必要訂青旅,浪費了我的 450 元。回家之後躺在床上睡一個好覺,睡到下午才起床,結果晚上作息又亂了,花了大概兩天多才調回來,感覺有點老了,不能再隨便這樣玩了。

武嶺

這學期印象最深、最瘋狂的一次。

Sep 13

下午五點左右騎機車去臺南轉運站搭車,因為是中秋前的星期五晚上,而且又有一點下雨,原本就有預感可能會塞車了,只是我沒想到會塞得這麼誇張,上車瞇了一個小時起來連永康都還沒到。十點左右好不容易抵達目的地臺中車站,先去租車行跟大家會合,之後去晚上要住的旅館放東西,上次來住的時候被升級成五人房,沒想到這次還是一樣,三個人又是住五人房,CP 值超級高。

之後我們到漁人町吃東西,因為我不吃生魚片,所以只好隨便買點炸物來吃,說實話那裡晚上的氣氛真的很好,給我一種類似大稻埕的感覺。之後我們騎去望高寮,其實就是一個夜景公園,感覺沒什麼好看就往中華夜市移動,隨便吃點東西之後就回旅館了。

Sep 14

早上去一間肉蛋吐司吃早餐,這讓我想到以前在舊家隔壁那間早餐店,高中上學前都會吃的肉蛋吐司。之後去蒼哥家放東西整理一下後,就正式往這次旅行的目的地—武嶺出發。去程一開始是陳韋廷載我,結果連市區都還沒出,我們這台機車的手機架就斷了,我第一次看到那東西可以直接從根部斷掉。

我們先繞去租車行換手機架,結果弄好之後還被收了 150 元,一開始還覺得莫名其妙,但這是合約上就寫好的規定,當作運氣不好還是付了錢。之後我們繼續往武嶺騎,前半段途中都沒什麼大問題,騎了大概 40 分鐘之後到了赤崁頂,休息一下拍了照之後繼續出發。因為不知道車子的油可以撐到什麼時候,所以我們改在比較前面的加油站停下來加油,所以繼續上路後換我騎。

前半段都很正常,路還算大條,騎起來也滿舒服的。只是路在進入山路路段之後就開始彎曲起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騎山路,所以我根本不敢把速度放到太快,但同向又只有一個車道,所以好幾次我的後面都擠了一堆車,我也只能盡量加點速,或是祈禱他們自己想辦法超車,弄得我壓力很大。再加上因為海拔逐漸提高,氣溫開始低了下來,我只穿一件短袖和一件薄外套,雙手快被凍僵,在快撐不住的時候,終於到了中途點—7-ELEVEN。

這間 7-ELEVEN 似乎是臺灣海拔最高的 7-ELEVEN,我們在這裡休息一下,吃了泡麵,跟遠在臺南的好朋友聊了天,發現外面開始起霧了,只好趕緊出發。因為我的手快不行了,這次換陳韋廷載我,騎到一半的時候開始下雨,我們只好靠邊先穿雨衣。經過了大概 40 分鐘之後,這時候已經相當接近目的地了,我們在合歡山森林遊樂區的界碑拍照,旁邊就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界碑,看到這兩塊石頭,成就感油然而生。

這段上坡路段對於我們的機車相當不友好,油門催到底只剩時速 30 公里。再往上騎 2 公里,終於看到了武嶺,這時候天氣也放晴了,陽光灑在身上特別舒服。我們停好車之後到觀景台看風景,上面的風景真的超漂亮,親眼見證的感受跟看照片完全不是同一個層級。在這個臺灣公路最高點肯定要留下一些特別的回憶,所以我們開了荒野亂鬥打了三把,可惜我們連輸三把,沒能拿下最高海拔的勝利。

之前就在新聞上或網路上看到很多武嶺亭的照片,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有一天真的會來這裡跟他拍照,更沒想過我是騎小破車上來的。我們拍了個人照團體照等等一堆照片之後,繼續往下騎大概 5 分鐘,又有一個觀景台,而且這個觀景台就是在南投和花蓮的交界,所以嚴格來說我們從臺中騎機車騎到花蓮了,聽起來好青春喔。

因為時間也不早了,怕太晚下山會出什麼意外,所以我們在拍了一堆照片之後,儘管那時候真的很不想騎,要騎三個小時下去又累得要死,但我們還是被迫踏上回程之路。回程的前半段由我先載陳韋廷,結果還沒騎多久就又開始起霧,咬牙騎了一小段之後又開始下雨,而且雨勢越來越大,我們不得不先到路邊穿雨衣。繼續上路後,天氣狀況越來越差,又下大雨又起霧天氣又冷,我整個身體都在發抖,最可怕的是我看不到前面的路,把安全帽的擋風板放下來會白茫茫一片看不到,不放下來我的眼睛又被雨水打的張不開,能見度大概不到 2 公尺,我只能勉強盯著中間的黃線和路邊的白線來判斷該怎麼騎,時速大概只有 30 公里,後面又一堆車被我堵著,那時候壓力真的超大。

因為我騎太慢了,同行兩台車都不知道騎去哪裡了,但我想說沒差,反正就一條路也不會迷路。在不知道過了多久,以及不知道被超了多少次車之後,終於看到了加油站,停下來休息一下,這時候雨也停了。

在中途點調整了前後座後,下一站就要直接回到租車行了,也就是說從武嶺到臺中市區回程這一整段我都是前座,想想還是覺得滿瘋的,這也是我騎機車騎過最遠的一次。回程這次挑了另外一條不會經過赤崁頂的路,路大條又直而且車少,是真的超級好騎,跟那白癡山路就是不一樣,直接騎到時速 70 公里都沒關係,再加上天氣好很多,下山了氣溫也回來了,一整路都滿舒服的。

騎了大概一個半小時之後,終於回到車站旁邊的租車行了。之後我們回蒼哥家休息整理一下,把鞋子衣服換掉,每個人看起來都超狼狽,像是經歷什麼重大山難一樣。

我們訂了晚上 11 點多的燒肉店,一個人要 600 多元那種,嚴格來說這也是我們的晚餐,上一次吃東西應該是在上武嶺前去 7-ELEVEN 吃的泡麵。雖然很累,但看到眼前有一堆牛肉豬肉還是很開心,我們邊吃邊聊,應該大家都覺得這次衝武嶺是一件滿瘋狂的事情,也沒人想到路途會這麼一波三折。排除掉不開心的事情,這次大家都玩得滿開心的。

晚上我們幾個男生回到蒼哥家過夜,有人睡沙發有人睡地板,畫面挺符合當時每個人的狼狽程度。雖然沙發有點硬,但其實我睡得滿熟的,有可能是我真的太累了。

Sep 15

早上睡到自然醒,我和蒼哥和陳韋廷去臺中車站附近吃東西,因為那個時間點人實在太多了,只好去不用排隊的爭鮮吃午餐。吃完午餐後,陳韋廷坐普悠瑪回臺北,因為我的普悠瑪大概還有半小時,所以蒼哥就陪我在大廳聊天,我們的深度對話也讓我感觸很深(至少我是這麼覺得),聊完也讓看開一些事情了,我也認知到享受跟不同人一起出去的過程比較重要。

倒車

某天晚上正準備到勝利路買晚餐,停車的時候沒看地板,中柱直接插進排水孔裡,我重心不穩就往車的方向倒,好巧不巧旁邊也有另一台車,我就連我的車一起倒在旁邊的車上了。當下真的滿痛的,幸好旁邊的路人和店家老闆娘人都很好,幫我把兩台車都扶起來,問我身體有沒有怎麼樣。

畢竟我的車是壓在旁邊的車的上面,所以看起來是沒怎樣,但被我撞倒那台車看起來就有點小慘。原本旁邊的老闆娘是說我可以留電話先離開,等車主來的時候再幫我轉達,但剛好我爸媽也在臺南,跟他們討論一下之後覺得還是直接報警比較好,所以這也促成我人生第一次踏進警察局。

後來我媽幫我問了保險公司,這個情況似乎是可以理賠的,所以等車主連絡我之後,我就把他的連絡資訊給保險公司,過了幾個星期後就結案了,聽說車主報價報到 8000 多元,嚇死人,幸好可以全額理賠,但被自己雷到這齣也讓我當時本來就很差的情緒更躁,後來想開就安慰自己人生難免,把三年的保費賺回來也不虧。

梅竹黑客松

從上次暑假去完 SITCON 黑客松之後,那時候就覺得有機會一定要再去一次黑客松,我不甘心上次就只是去打卡而已,什麼都沒學到,也什麼都沒玩到。上網查了一下之後就找到這個梅竹黑客松,看了感覺還不錯,專門給學生參加的,雖然說是在新竹,但既然有心要比,這些應該都是小問題。

找了感覺也會想比的同學,湊一湊五個人剛好可以報名,一開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要選哪個企業?因為上次在 SITCON 黑客松的不愉快經驗,我滿排斥選 LINE 的,原本真的有種衝動想勸同學選 Google,聽起來就很好玩而且很猛,但感覺太多大神級的隊伍都會選 Google,所以還是放棄了。最後,我們選了看起來最容易得獎的—恩智浦半導體,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賽前工作坊

十月初的時候,先去南港恩智浦的辦公室參加工作坊,那邊的老師教了很多要怎麼用那個開發板,我顯然也是有聽沒有懂。不過那天的午餐很高級,還有飲料可以喝,有人甚至拿到高達 90 元的飲料,這價位我還真的從來沒買過,蹭了一份午餐相當開心。

不過把東西帶回臺南之後,累人的才正要開始。因為我們的目標就是得獎站上頒獎臺,所以我們打算很早就開始推進度。一開始想主題就遇到了一些困難,我知道黑客松很講求的就是「創意性」,但我們被開發板牽制住,畢竟主題跟內容都必須跟開發板有關,所以想了半天也找不到又有創意、又有內涵、又是確實可以做出來的主題。最後因為在 Kaggle 上找到了能用的資料集,所以我們決定主題就是「智慧農業」。

在黑客松開始前的兩個星期,我跑去另外四個同學的租屋處好幾次討論我們的進度,但因為開發板平時都放在他們那邊,而且我對硬體相關的東西真的沒有辦法,所以其實很多元件都是他們在研究的,我前期頂多只能寫點程式碼,拿資料集亂訓練模型,貢獻量相當悽慘。

看著他們幾個把整個主題一步一步做出來,我彷彿又回到當初 SITCON 黑客松的心境,我幫不了什麼忙,我對團隊也沒什麼貢獻,也沒學到太多東西。更何況這次算是我一個人找了他們四個人一起組隊,他們四個也是系上卷哥等級的,我感覺我只是在躺他們分,但我也無能為力,我也做不了什麼。看著他們做出來的成果,心理只有滿滿的驚嘆,他們怎麼能把這麼難的東西搞懂?他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

Day 1

十月中終於到了黑客松的日子,我們星期五就先從臺南往新竹移動,預計住星期五、星期六兩個晚上,雖然主辦單位有提供星期六晚上地過夜場地,但我覺得那裡肯定也不好睡,還不如回到飯店好好睡一覺。星期六早上搭公車前往交大,一到交大體育館就看到一堆人設備已經擺好蓄勢待發了,我們也遇到一些其他認識的同學也有來比。

Photo by 梅竹黑客松

其實我覺得我們的進度在前兩個星期已經推得頗多了,比較大的問題是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 bug,在正式比賽前的幾天都修不好,所以我們到交大體育館的這兩天,主要就是要把所有的 bug 搞定,確保到時候 demo 不會出現問題。第一天時間很快就過了,現場有很多主辦單位準備的遊戲機臺和闖關活動,但其實我們根本沒什麼興趣花太多時間在那裡,感覺大家壓力都有點大。明明是我找他們來的,結果我根本沒什麼貢獻,還弄得大家精疲力盡。

午餐是還滿高級的便當(跟我平常的伙食相比),所有人聚到外面的用餐區吃飯,也有飲料可以喝。下午我們修 bug,因為我發現我好像真的沒什麼貢獻,就開始寫文件、做簡報,反正遲早要寫的,還不如早點開始寫。我們就一路修程式、寫東西,累了就滑下手機,不然就是去隔壁幾組偷看別人在幹嘛,有沒有好的想法可以偷。

晚餐吃的是自助餐,當時給我的感覺真的超像當年高中的時候晚自習時吃的晚餐,有人還在讀書,有人拿著碗在桌子前排隊,那個回憶一下又上來了。吃完晚餐之後,所有人往過夜教室移動,大家在體育館裡面收東西的畫面,有夠像當年集中自習完準備大放學的場景。一到教室我們繼續修 bug,雖然還不能保證最後程式一定會成功跑起來,但至少感覺情況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因為我們沒有要在交大過夜,所以在領完宵夜之後就往外面走,準備搭公車回飯店,走出去的時候還看到蔡孟勳老師的辦公室,身為成大資工的學生,這是相當具有意義的到此一遊。晚上買了麥當勞回飯店吃,經過全家的時候我還買了一包綠色乖乖,感覺隔天 demo 派得上用場。睡覺前隊友們還在努力修 bug,我那時候就躺在旁邊看他們,雖然說我真的超累,而且我有沒有睡對當時的進度應該是沒有影響,但我的眼睛還是不敢閉起來,他們沒結束我就不能睡,當時只怨恨為什麼自己不有用一點。

Day 2

第二天退房之後搭公車回交大,路上每個人都睡死補眠,路途中還有幾個也是要去黑客松的其他同學上車,每個人眼神都很呆滯、不發一語,整臺車非常安靜。因為大概中午左右就要 demo 了,我們早上最後趕工,一天一夜的努力終於把 bug 都差不多修好了,在規定時間前把東西上傳,接下來就是等 demo 了。我們是第二個 demo 的組別,所以我們一開始就到後面恩智浦的攤位準備了。

看著第一個 demo 的組別,我們真的超緊張(至少我是這樣啦),跟上次 SITCON 黑客松不一樣的是,這次我覺得我們的成果真的有料(雖然很大部分是隊友的功勞),一樣的是在旁邊等的時候都是緊張到發抖。由於不是我主講,所以 demo 的時候我就在旁邊幫忙燒開發板和計時,但我後來發現計時好像沒啥用,我還像個白癡在那邊舉手機。多虧隊友的功勞,整個流程都很順利,我們也有把該講的、該強調的部分講完,像是隊友合力把溫溼度感測器、WiFi 模組、網頁介面生出來,我覺得這就是我們能不能得獎的關鍵了。

結束 demo 之後,大家的心情都放鬆很多,到外面拿午餐披薩吃,氣氛相當輕鬆,我那時候真的覺得我們很有機會得獎,甚至得第一名進決賽,畢竟我不相信其他組的成員會比我隊友強。吃完披薩之後,我們回到體育館偷看別人 demo,順便給他們一些壓力,看了一圈之後覺得 Google 那幾組真的是神仙打架,每一個看起來都超牛逼。回到恩智浦的攤位,感覺其他組用到的元件沒有我們那麼多,尤其是 WiFi 模組真的只有我們做出來,其他組都是偏向嘴砲型,我越來越覺得我們有機會上決賽舞臺了。

坐在位置上等結果出來,沒有讓我們有太多意外,我們真的得第一名了。那瞬間每個人都如釋重負,不會太意外但又覺得有點虛幻。每個企業組別的第一名都能晉級決賽,而且我們又是全部組別裡面第一個,所以我們又把電腦打開開始準備。雖然說這次是要上臺 demo 給整個體育館看,但我們的策略沒有改變太多,同一個同學主講,其他人燒開發板把成果給評審看。

因為聽說在初賽 demo 的時候板子出了一些狀況,後來發現我們 demo 沒有把乖乖也帶去,所以決賽的時候,我們直接把乖乖放在舞臺上開發板和電腦旁邊,希望這次能乖一點。前面介紹專案的部分沒有什麼大問題,跟初賽 demo 時差不多,但後面評審提問就出事了,評審們似乎有點不能理解我們這個專案的用處和意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問我們「為何要選玉米當作農作物範例?你們知道玉米根本不會種在溫室裡嗎?通常只有高單價的經濟作物才會種在溫室裡。」被問到的時候,我有一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但仔細想想,我當初會選玉米,主要就是因為我只在 Kaggle 上面找到玉米的資料集啊,我又找不到其他作物的資料集,我也沒辦法啊,更何況玉米也只是個舉例,只要有資料集,要換成什麼作物都可以啊。

Photo by 梅竹黑客松

雖然我覺得我的解釋挺合理的,但那時候麥克風不在我手上,而且當時在這麼多人面前,其實我也不敢直接把這個想法講出來,有點忘記隊友們最後是怎麼解圍的了,但根據我們和其他組之間的差距還有我們的表現,應該是很難在拿到決賽前三名的梅竹大獎了。下臺之後感覺大家有些低氣壓,雖然說以我的貢獻量好像沒有資格說太多鼓勵的話,但我打從心裡覺得這次很棒了,不知道隊友們賽前的期望是什麼,但拿到初賽第一名已經超出我的預期很多了。

雖然說決賽在臺上被評審洗臉,但最後頒獎環節,以恩智浦第一名身分上臺時,我還是覺得很開心很光榮,從高一開始參加各種資訊相關大大小小的比賽,每次不是參加獎就是沒得獎,都只能用累積經驗來安慰自己。晚上的清交滿漂亮的,這次黑客松是開心但有些遺憾的,我沒能達成心理的目標,但也許冥冥之中這是最好的結果。

Photo by 梅竹黑客松(隊友說沒得獎的才會在這裡拍照)

12強棒球賽

前一年 3 月的經典賽還歷歷在目,這次名單看起來挺慘的,我一開始真的不抱什麼期望。原本要跟看球好夥伴們看預賽打日本那場,但手速不夠快搶不到票,所以之後選擇改買隔天對澳洲的,至少勝率高滿多的(?)

Nov 13 - 預賽 KOR v TPE

這場在租屋處看,我真的沒想到第二局就能灌韓國 6 分,陳晨威打滿貫砲的時候讓我心臟漏一拍,瘋狂到把電腦螢幕的線敲掉了。陳傑憲補一發兩分砲害我差點把桌子敲爛,那時候覺得這場很有機會,但又不敢說穩。最後 6:3 拿下,最近幾年都能贏韓國欸。

Nov 14 - 預賽 TPE v DOM

黃子鵬投多明尼加,身為十年吱迷這場顯然不能不看,結果這場打的時候剛好是微算機上機考,真的是傻逼破課才會排晚上考試,考到最後不會寫真的很想乾脆不要寫了出來看比賽。撐到九點半終於考完了,第一時間打開手機,發現幹剛好比完了,黃子鵬六局無安打真的超誇張,中華隊二連勝心情特好,唯一遺憾就是我沒有親眼見證,微算機就是一堂傻逼破課。

Nov 16 - 預賽 JPN v TPE

因為當天白天要去通識課參訪,隔天要去臺北看打澳洲的比賽,所以選晚上回家,剛好就是打日本的時段。根據之前的經驗,高鐵上的網路特差,火車上印象中還行,所以這次特別選了六點整發車的自強 3000。時間一到我就平板拿出來放在桌上看,前面幾局真的很緊張,我就在位置上扭來扭去的,感覺隔壁的老哥也在偷看我的螢幕。雖然這場輸了,但我覺得臺灣是真的有機會打贏日本的,反正都等 11 年多了,我可以繼續等。

Nov 17 - 預賽 TPE v AUS

只要贏澳洲而且日本贏古巴就確定晉級了。中午左右從家裡出發去中壢車站,和看球夥伴們會合後前往臺北,這次是第二次踏進臺北大巨蛋。前幾局打得有點悶,雖然些微領先,但以中華隊過往的落賽程度來說這還不夠穩,一直直到七局上林立打出三分砲之後才比較安心,感覺這場應該是沒什麼意外了。

一邊看場內的比賽,一邊拿著手機看日本打古巴的比賽,結果最後一個半局日本還開大劇場,領先一分但古巴攻佔滿壘,幸好最後還是有守下來,臺北大巨蛋現場大螢幕還實況轉播,全場在幫日本加油,感覺比現場的比賽還要緊張。因為這場開澳洲魯閣,比賽後半進攻都很猛烈,站起來嗨了好幾次,前面的大叔還跟我們擊掌,真的是超夢幻的一場比賽。

Nov 18 - 預賽 CUB v TPE

因為這場已經無關晉級了,而且隔天開始要連考三個期中考,所以這場我沒什麼看,後來看精華感覺古巴確定淘汰之後也是輕鬆打沒壓力,最後以 2:0 贏下,預賽 4 勝 1 敗晉級複賽,這是開打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的。

Nov 21 - 複賽 TPE v VEN

中午 11 點的比賽,又是黃子鵬先發,說實話這場他投的也很好,只是就挨了一支兩分砲而已,加上打線有安打但沒串聯,最後還是以 0:2 輸球,代表隔天對美國幾乎是背水一戰了。

Nov 22 - 複賽 TPE v USA

因為考多平行期中考考到中午 12 點,所以前面一個小時的比賽沒看到,一出教室就打開手機,看到江國豪被主審搞到連續保送,嚇都快嚇死,幸好最後還是有 K 掉後面打者度過危機。有了上屆 12 強打美國的 PTSD,這場原本不敢抱有太多期望,但沒想到後面臺灣的打線可以把美國打崩,終場 8:2 大勝,相當有意義的一場勝利,而且也保住了晉級冠軍賽的一線生機。

Nov 23 - 複賽 TPE v JPN

這場跟看球好夥伴們約好,到高雄衛武營看現場轉播。原本的先發是林昱珉,但因為早上美國小勝委內瑞拉,臺灣已經確定晉級隔天冠軍戰了,所以就臨時把先發換成陳柏清出來中零日先發,在壽司郎看到這個消息有點傻眼,原來可以這樣玩喔?中華隊最後被罰 2000 美元,這個金額真的不知道在罰什麼意思的。雖然這場是消化試合,但衛武營廣場人還是超多,現在棒球變這麼紅了嗎?陳柏清開場就掉 4 分,但畢竟是臨時推出來而且又是中零日連投美國、日本,顯然完全不能怪他。後面中華隊打線復活拿了 6 分,最後雖然輸了,但這是一場有希望的比賽,越來越期待隔天的冠軍戰了。

Nov 24 - 冠軍戰 TPE v JPN

見證歷史的一場比賽。前一天消化試合衛武營的人潮竟然可以那麼多,這場冠軍戰應該更不得了,所以最後選擇躲在房間邊吃披薩邊看。從前面幾局可以看出來兩邊投手的狀況都很好,感覺有機會是投手戰,越看越緊張。但從大概第三、四局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日本的戶鄉翔征狀況開始變得有點不穩了。

五局上就是全臺灣都瘋掉的那個半局,沒人想到林家正能神來一棒,當下真的超瘋狂,中華隊在 12 強冠軍戰領先日本了。後面陳晨威、林立又接連上壘,那時候很明顯日本該換投手了,但不知道是牛棚還沒準備好,還是因為投手丘上的是巨人王牌,有著王牌不能倒的信念,日本選擇讓戶鄉翔征正面對決陳傑憲。結果應該全臺灣人都知道了,一揮棒就覺得應該是出去了,內角低完全被咬中,當下直接從椅子上跳起來大吼大叫,瘋狂程度超越經典賽張育成的滿貫砲,眼淚快流下來了,臺灣竟然 4 分領先。

這是完全沒有想到的劇本,睽違 11 年,我們又把日本逼進絕境了。11 年前只是個菜鳥球迷,看著王建民在東京巨蛋封鎖日本打線六局。那時候還不知道鍋貼魔咒,也還沒有體驗過,九局上的時候真的覺得穩了,這次日本隊的監督井端弘和,當時打出追平安打,讓國小的我體悟到國際賽的險惡。那時候還很天真,覺得延長賽贏回來就好,但顯然日本不會再給第二次機會,看著陳鏞基最後的雙殺打,那畫面衝擊了我好久,我當時還沒意識到,那是臺灣最接近贏下日本的一次。

之後幾年的國際賽,都不敢一開始就對中華隊抱太大期望,這次的 12 強,也從來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局,後面幾局投手接連封鎖日本打線,賽後才知道陳晨威甚至有想要盜本壘,能把日本武士隊打成這樣,是從來不敢想像的事。九局下日本無人出局率先上壘,PTSD 又來了,這次有 4 分領先不可能吧?還好之後有江坤宇的中線美技、朱育賢的再見雙殺守備,沒有讓這場比賽夜長夢多,臺灣真的贏日本了。人生第一次進場看球是 2010 年 8 月 27 日,我把它定義為我成為棒球迷的第 1 天,在這第 5204 天,臺灣真的拿下世界冠軍了。

Photo by CPBL 中華職棒

中研院實習

自從結束了暑期實習之後,中研院的老師寄信問我們要不要繼續延伸暑假做的專題內容,在學期間以線上的方式繼續做。因為是全線上,不用去實體去中研院,而且也能稍微賺點零用錢跟經歷,所以我也很快就答應了。主要內容不會太難,雖然我覺得是因為我暑假做的東西本來就沒多難,不會花太多時間,也很快就完成了。

投資課

這學期開始想學投資,剛好看到學校有開沒有學分的投資課就跑去上了,中午 12 點開始報名,不到 30 秒就額滿了,這種課這麼熱門的嗎?總共四堂課,主要在介紹各種投資工具,老師也會分享一些他過去創業的經驗,但因為我現在也只知道股票或 ETF,有幾堂下課後有跑去問老師問題,如果認真學的話是可以學到滿多的。現在有用當初中研院實習的薪水買點 ETF,然後也有研究點美股,感覺美股比台股好多了,不然台股能買的就那幾支而已,其他都滿搞笑的。希望我的錢不會被我變不見。

退選之夜

跟哲豪邦好夥伴們一起去觀夕平臺玩仙女棒,剛好是退選的時候,象徵把退掉的學分燒一燒。其實期初的時候就有想過要不要把影像處理那門棄掉,但不知道那時候是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可以撐得住。期中考考爛之後就決定退掉好了,儘管全班平均好像滿高的,我也不知道我怎麼能考那麼爛。下學期一個小小目標就是不要再退選了。

台積電黑客松

比賽還沒開始就能先寫心得了,因為我們根本沒晉級。跟梅竹黑客松不一樣的是,這不是先報先贏,它會先安排一個程式初賽,隊伍四個人都必須參加,用隊伍的平均分數去決定誰能參加黑客松。因為太久沒寫題目了,所以我一開始就卡爛,明明感覺不難,但就是不會寫。總共有三題,時間是一個半小時,我在結束前有驚無險把第二題解出來,最後的成果就是兩題。我們這組平均好像也滿慘的,只是沒想到另一組四個人總共解了 10 題的也沒晉級,聽說這次要 12 題才能晉級(?)

其實我知道我也很久沒寫題目了,只是我沒想到我會變得那麼爛,前兩題花了快全部的時間才寫出來,第三題連看都沒得看。可能英文閱讀也要加強吧,題目都英文敘述,加上有時間壓力,根本沒耐心把英文題目看懂。之後也要乖乖練題,不要再以為什麼都不做也能進步了。

碎碎念

人會變 而且變很快

這應該是這學期最大的體悟了,人都是來來去去的,明明上個月很期待下一次的見面,之後什麼都不一樣了,有種「我們還要見面嗎?還是當作沒這件事?」的感覺;又或是明明說好有空再一起吃飯,過了一陣子之後,兩個人之間好像沒有關聯了,像是沒有認識過一樣,再去接觸或聯絡,只如同我暴力的闖入陌生人的交友圈。

我能理解,我也覺得這很正常,我不奢求現在是朋友或關係要好的同學,過了三個月、半年、一年,甚至更久,我們的關係還是能像巔峰時那麼穩固。我已經逐漸相信這個事實了:沒有一輩子的朋友。或許我心裡仍然認同他是我很重要的人,但時間會摧殘我,也會摧殘他,我們都會被改變,而被改變過的他,通常已經是我不熟悉的那個樣子了。

當然,相信別人看待我也會有類似的想法,因為我也會改變,經過了這段時間,我也會變成別人不認識的那個樣子,這個時候,通常代表兩個人的緣分已經到盡頭了。這很慘忍但也很平凡自然,這種事情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似乎唯一的解法就是,把握當下的人、事、物,至少當下這個時刻我們之間是熟悉的、我們的相處曾經是開心的。到了最後,逼不得已時,至少回憶裡有那幾個朋友。

愛自己

這不是這學期才有的想法,但過去的時間裡我覺得我沒做到。人會在乎別人的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我也會強迫自己去變成能附和他人的那個形狀,而不會靜下心來思考,這樣真的有愛自己嗎?看著其他同學、朋友,有時我會覺得,為什麼明明都是兩個眼睛、一個嘴巴、一個腦袋,他們可以活得那麼光鮮亮麗?尤其是在心情很糟糕的時候,會有種「我討厭自己」的感覺,妄想某天自己也能成為螢幕中羨慕的那個樣子。

我不確定這跟身邊週遭的環境有沒有關係,當然我也知道,我能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那面,是因為那是他光鮮亮麗的那面,沒有人會把自己無趣的那面公開給大眾。有一次跟資週的學弟妹吃飯,我能從他們話裡話外隱隱感覺到充滿活力的生活,當然這有很大原因是取樣偏誤,會來資週的本來多數就是喜歡接觸活動的,我會去羨慕每天一個人起床上課吃飯睡覺的人嗎?不過這屆學弟妹給我帶來的氛圍真的不錯,有可能真的 #好太多了。

反正日子還是得過,幸好我到目前為止,每次的寒假、暑假,都還是會期待下學期的生活。雖然通常到了第 6、7 週左右,就會想念放假了,所以我才會支持 16 週,不知道南部學店到底在堅持什麼,雖然我最希望的還是三學期制。下學期的目標就是真正愛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就隨緣吧,反正人都會變,而且變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