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上回顧

簡述

簡單來說,這學期並沒有特別糟糕,但很明顯是不合格的半年。

感覺這學期過的速度比我想像中還要快,嚴格來說是11、12月的生活實在太過於乏味,我對這兩個月的記憶幾乎消失了。前面兩個月可能是因為還沒開始一連串的考試,加上對這個新環境還有新鮮感,所以我會認為生活還有點樂趣。但到了後來,參加的活動慢慢減少甚至趨近於零,期中的壓力也讓我有點小崩潰,我從那時便開始頹廢的大學生活。

這邊說的頹廢是真的頹廢,並不是指整天跑出去玩然後不讀書,其實我那樣反而算是滿不錯的大學生活,至少會讓人覺得活著是有意義的,而不是只是整天看心情決定要不要上課,下課了就買便當回宿舍吃,晚上耍廢隨便翻點書結束沒有意義的一天。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我覺得我有將近兩個月的生活就是長這樣子。

儘管如此,我還是很開心可以在這學期認識一些系上或系外的新朋友,雖然說有更多同學是因為自己的社恐而無法進一步認識或變熟,但是現有的朋友們至少讓我這學期不會活得太孤單。

修課心得

大一上修課心得

回憶點們

成功登大人

成功登大人算是我進成大之後第一個活動,那時候在班上我只認識劉哲佑一個人而已,在幾乎誰都不認識的情況下,那三天的活動其實讓我還是有點害怕。

還記得第一天在某個像是禮堂的地方跳舞,隊輔在舞台前面教大家跳,讓我比較驚訝的是,還真的大部分人都乖乖跟著跳。之後我跟劉哲佑說我要出去上廁所,我們兩個就從禮堂左前方衝到後面大門想要落跑,結果跑一跑劉哲佑還跌到,變成連滾帶爬逃出來,整個電資院的人都在看我們跑出來。

第一天活動的最後,我們到資訊系館的某間教室玩遊戲和聽隊輔說書,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各個同學的長相。我覺得玩遊戲環節雖然有點尬,但整體來說活動的節奏還算舒服,可惜那時候沒有多認識一些坐在附近的同學。

第二天我們的行程是分組闖關活動,我和班上其他五個同學同組,那時我誰都不認識,甚至到了活動結束的時候,我連他們的名字都還不知道,完全是一個社恐的極致展現。不過活動一開始的時候是有某幾個人湊過來跟我講一兩句話,感覺還算不錯,我們也一起解了一些謎題,雖然感覺我都在躺分。

之後我們到了禮堂聽教務長演講,結果那時候旁邊的同學都在聊天,我原本也想加入,但他們實在聊太開心了,加上社恐隨時發作,我就坐在禮堂裡度過了不知所云的一堂課。下午是校安講習環節,但班上似乎一堆人落跑,再加上我不知道可以去找誰,於是就在下午去陪康哲豪搬宿舍了,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他本人。

晚上的晚會環節氣氛還算不錯,但肯定還是有尷尬的時刻,細節就不多說了。

第三天的行程就更無聊了,基本上就是早上分組聽課下午迎新茶會,雖說是「迎新茶會」,但實際上沒有迎新也沒有茶。成功登大人的活動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了,覺得有點小可惜吧,跟想像中還是有點落差。

系羽

其實入學的時候,就有聽聞系上的系隊有系羽、系桌、系排、系飛盤(?)等等,那時我還滿糾結要去系羽還是系桌的,畢竟兩個都是我還滿喜歡的運動。最後會選系羽單純是因為我覺得羽球打起來比較開心,不會被限制在小小的桌子上。

那時我在系上還是屬於幾乎不認識人的狀態,因此那時候去系羽完全是一個人孤軍奮戰,完全沒辦法預測會發生什麼事。還記得那時候鼓起勇氣踏出房門準備出發的時候,隔壁房剛好有一個同學背著羽球袋走出來,我第一個直覺就是他應該也是要去系羽的人,不知道誰給我的勇氣,我竟然直接上去搭話,不知道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現在我還會不會那麼勇敢。

一學期的系羽練球我可能也只去了一半左右,但我覺得參加系羽算是相當正確的選擇,更何況現在在系上一群很熟的同學就是系羽認識的。

雖然不確定自己的羽球實力有沒有進步,不過感覺系羽本來就是歡樂性質為主,算是放鬆身心的一個活動。下學期沒有意外的話應該還是會繼續參加吧,希望不要再動不動就翹掉了。

哲豪邦

「哲豪邦」顧名思義,就是以哲豪為邦主的聯邦。

其實一開始康哲豪從臉書密我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想過以後可能會變那麼熟,甚至到了他把一些他在桃友會認識的朋友找來一起吃飯的時候,我也只是覺得認識到了一些新朋友,沒有想過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相聚的機會。

哲豪邦佔了我這學期很大一部分,從認識哲豪邦的人到學期末,幾乎每幾天就會吃一次飯,偶爾一起去操場走路,甚至寒假再一起出去玩。現在回想起來,哲豪邦的邦員有可能是我大一上學期見過最多次面的朋友群之一。

唯一小小缺憾就是邦內性別比目前呈現無限大的狀態,就有請邦主下學期多多加油了。

直屬

上大學以前就有聽聞有抽直屬這個環節,在網路上也看過很多被放生的案例,所以其實我本來對直屬這個關係沒有到很期待。差不多在開學前幾天,我的直屬學長跑來密我,說他是我大學系上的直屬,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他。那時候可能也還不熟的關係,所以一開始沒有聊太多。

不過到了後來大家逐漸變的比較熟悉彼此後,互動也變得越來越多。尤其是學長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像是我們有問題時,他一定會盡力回答,如果是他沒碰過或是不知道的問題,他也會想辦法幫我們找答案。更不用說在課業上面,他也跟我們分享了很多前一屆的經驗(和考古),讓我們面對各種險惡的課程時不至於太崩潰無助。

總之,在和其他同學聊天的過程我才發現,原來有時運氣在大學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很高興能被一個非常關心直屬學弟的學長收留,聽聞某些同學被直屬放生或不理,也有人連直屬是誰都不知道(?)

大隊接力

當時體育老師宣布我們班要參加大隊接力的時候,感覺得出來有意願的同學其實很少,所以似乎滿多人測100公尺的時候都在亂跑。但對我來說其實沒差啦,反正就只是上去跑個步而已,雖然現在跑大隊接力交棒的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陰影在。結果我們選完班上要出去比賽的同學後,到了比賽開始前半小時才第一次練習,而且練起來感覺抖抖的。

原本因為班上女生不夠的關係,所以女生沒有派隊比賽。但到了比賽前一刻,班上的女生突然被叫去集合,原本以為要在比賽前10分鐘臨時組一隊女生隊出去比賽,結果到最後才知道她們是被叫去幫忙收衣服的。沒想到資工系已經進化到連女生都能當工具人了。

比賽開始之後我們班在一開始是小組墊底的,那時甲班跑小組第一,明明都是資工系阿。但幸好後來衝過好幾個對手,擺脫了墊底的名次,但最後我們拿了第幾名其實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

台資宿營

一開始決定要不要去宿營的時候還滿糾結的,一來考慮到3000元可能丟水溝,但又覺得不去可能會錯失一些認識人的機會。後來在慎重考慮加上與室友交換意見後,還是決定就去體驗看看網路上說絕對不要去去了鐵定後悔的宿營。

其實整體而言我覺得活動辦得還算不錯,尤其是一些闖關的關卡和遊戲。只是可能我對這類型的活動沒有到很熟悉,所以一開始的共同耍猴環節是有點被嚇到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第二天的晚會,不得不說學長姊的表演是真的頗厲害的,聽說是宿營前整天不睡覺練習的成果。

除了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早操環節之外,三天的活動體驗確實不錯,雖然因為同學間彼此還不熟悉的關係,有些尷尬的時候,但並不影響小組內的溝通和活動進行。

回顧整個營期,我認為宿營確實有多認識到一些系上的同學,只是因為活動安排的關係,很多都沒能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營期結束後也不一定會有更多聯絡,算是小小可惜的地方。

GDSC

期初的時候忘了在哪看到GDSC核心成員招募的消息,當時腦衝就跑去報名面試了,結果之後就被無情刷掉了。後來招募一般成員的時候就加入了腦機介面的組別,說實話我當時對這是什麼東西完全沒有概念,只知道似乎跟AI有點關聯。

後來學期間小組陸陸續續開了幾次的課程,但不知道是我太笨了還是教的東西太難了,我覺得我吸收到的知識並沒有到很多,進步幅度也頗慢。到了12月的時候,可能因為大家的課業壓力變大了,所以自從組長宣布取消一次組課之後,腦機介面組就沒有新的進度了。

至於下學期該怎麼辦呢?其實我也不太知道,我覺得這個領域對我來說難度算是滿高的,能做到什麼程度我也不能保證,不要抱太大期望對自己比較好。

期末確診

這學期間有聽聞許多同學確診被隔離,哲豪邦的各位也是無一倖免,我曾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天選之人。結果到了跨年前一天喉嚨開始痛,跨年當天正式入住光三。

不得不說,在光三隔離的五天真的是過得相當舒適,不但可以一個人睡三人房,早餐午餐晚餐都有人幫忙準備,小小缺憾就是沒有宵夜的服務。要不是因為期末週到了要讀書,不然整個星期都關在光三裡面耍廢似乎還不錯。

  • 各路好友幫忙送來的物資:

這學期的我

  • 學業我:

  • 社交我: